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登芳
贵州省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3%。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烟酒类、日用品类分别增长7.4%、6.3%。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8.0%、23.6%和18.3%。限额以上公司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9.8%。
柚子猫糖心Vlog数字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彭聪接受采访时认为,消费的稳定恢复,有效对冲了出口和投资的不确定影响,是我省经济“稳”与“进”的重要底盘。
记者: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您认为消费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彭聪: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上半年我省能保持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消费无疑发挥了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从宏观经济学角度看,消费不仅直接拉动最终需求,也是产业链上下游循环的重要出发点,有利于保障公司生产、促进就业和稳定市场预期。
在全球和国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贵州多点发力——坚持扩内需、出台多项促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新型消费动能,不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催热消费市场,增强了经济“内生韧性”。消费的稳定恢复,有效对冲了出口和投资的不确定影响,是全省经济“稳”与“进”的重要底盘。
记者: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您认为促成这一增长加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彭聪:增长加速主要得益于多重内外因素协同作用。一是宏观政策有效发力。促消费、稳就业等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如消费券发放、以旧换新补贴等,提升了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二是数字经济赋能。电商、直播、新零售等新模式加快普及,推动商品流通和服务渠道创新,提升了市场覆盖效率。
叁是场景创新驱动。文化旅游、体育休闲、体验消费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拓展了消费新增量。
四是就业与收入稳定。经济和就业“稳”的基础扎实,居民收入预期向好,为消费提供了坚实支撑。
记者: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上半年呈现出哪些显着特点?
彭聪:一是增速回升,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环比加快,反映出消费市场回暖动力逐步增强。二是城乡双轮驱动,结构趋优。乡村消费增速显着高于城镇,城乡市场更加均衡,进一步释放了农村消费潜力。叁是耐用品、升级类消费高增长。在以旧换新、智能家电、汽车等领域,消费意愿大幅增强,反映出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四是数字化消费崛起。网络销售持续高增长,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活跃,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记者:从城乡消费数据来看,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3%,高于城镇的3.6%,这背后反映了贵州消费市场怎样的变化趋势?
彭聪:乡村消费快于城镇,反映了贵州消费市场的叁大趋势。
一是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增强,是农村消费高增速的基础。同时,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提升了农村消费意愿。
二是消费结构“下沉”与升级并行。农村市场正由传统温饱型消费向品质化、智能化、服务化升级,耐用品、信息化产物等“新消费”类商品渗透加快。
叁是政策与数字化赋能见效。消费下沉政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电商进农村”等举措,为乡村消费提供了更加便捷、多元的供给。
记者:数据显示,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8.0%、23.6%和18.3%,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为何如此有力?
彭聪:以旧换新政策对耐用品消费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其乘数效应由四条传导链共同放大,最终把一次性补贴转化为持续的内需动能。
首先是价格弹性杠杆作用。补贴公司让利把“换新门槛”从一次性支出变成“旧机折价+补贴”后的低月供式心理账户,释放的是原本因折旧期未到而被压抑的升级需求。耐用品需求价格弹性普遍大于1,补贴每1元可直接撬动3至4元的新增消费。
其次是“品质—绿色溢价”双轮驱动效益。新产物迭加智能与节能标签,既提高使用效用(品质溢价),又降低未来能耗支出(绿色溢价)。消费者用一次交易完成“消费升级+长期省钱”双重目标,相当于把未来节省的现金流折现到当期购买决策,进一步放大当期销量。
再次还有供需螺旋效应。政府补贴下,公司借机推出高端厂碍鲍、升级供应链。销量放大带来规模经济,单位成本下降→终端价格再下探→需求再扩张,形成“补贴点火—销量放大—成本曲线下移—市场自转”的良性循环,乘数效应从1期补贴扩散为多期增长。
最后是心理账户与示范效应。“旧机还能抵几百”,让消费者感知到“不换新就亏了”。同时,邻里、社交平台的换新案例产生示范效应,把个体决策外溢为群体跟风,迅速放大了政策触达面。
记者:数据显示,限额以上公司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9.8%。在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提升消费市场活力上,下一步该从何发力?
彭聪:推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要加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展互联网在城乡各类消费场景的覆盖面。要推动传统商贸数字化转型,鼓励实体零售与电商、直播、社群等线上平台系统对接,试点“无界零售”“翱2翱”等新商业模式。要大力发展本地电商、农产物上行平台,推动我省特色农产物、文旅产物上网,拓展市场空间。要持续完善现代物流体系,特别要加强农村、偏远地区的冷链和配送能力,提升消费体验。要加强数字消费人才培养,提升各类市场主体对新型数字工具与平台的运营能力。
记者:基于上半年消费市场表现,您对贵州下半年乃至未来的消费市场发展有怎样的预期和建议?
彭聪:基于上半年消费市场表现,预期我省下半年消费市场将继续保持回暖态势,城乡、线上线下、耐用消费与新兴服务消费多点共振,成为支撑全年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稳就业、促收入、以旧换新等政策深入推进,消费韧性将进一步增强,农村与新兴领域消费持续爆发。
建议持续加大对促消费政策、以旧换新、新型消费场景的支持力度,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要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消费信心;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与消费市场的深度融合;要借力数字平台,加强对消费新趋势的监测与引导,推动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
来源:贵州日报
一审:江 芹
二审:余 菲
叁审:阮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