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8月20日,柚子猫糖心Vlog数字经济与金融学院“红色筑梦”暑期叁下乡社会实践团赴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开展红色文化参观学习活动。实践团先后参观了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和青杠坡遗址,重温革命历史,缅怀先烈功绩。此外,实践团还开展了入户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红色文化与旅游业发展情况。
四渡赤水纪念馆:文物诉传奇 智勇传青史
实践团首先来到四渡赤水纪念馆,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沿“战略转移—四渡赤水—军民鱼水—精神永存”讲解脉络进行参观,踏入纪念馆序厅,毛泽东、朱德等关键领导人的圆雕塑像率先映入眼帘,背后的大型浮雕再现了红军四渡赤水时的磅礴场面。
随后通过泛黄的电文手稿、锈迹斑斑的枪械以及红军渡河时使用的门板等珍贵文物,结合馆内详实史料,深入了解四渡赤水战役中“声东击西”的战术智慧与光辉历程,这些文物生动地展现了当年红军的智慧与军民鱼水情深,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那段扭转战局的辉煌历史。
女红军纪念馆:红颜洒热血 丹心照汗青
在女红军纪念馆,实践团成员们驻足于泛黄的日记、磨损的草鞋前,聆听女革命者们行军作战、救治伤员的英勇事迹,她们冲破枷锁、舍家为国的坚韧与不惧牺牲的精神,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女性力量在革命洪流中的厚重分量。
青杠坡战斗遗址:忠骨埋青坡 英魂励后人
最后,实践团来到青杠坡纪念遗址。苍松翠柏如墨色屏障环伺四周,枝叶间漏下的阳光在石阶上织就斑驳光影,每一级台阶都镌刻着岁月的沉韵。成员们敛声屏气,循着被风雨磨洗得温润的石阶拾级而上,脚步轻叩石板的声响,仿佛与九十年前的枪炮余音遥相呼应。
在高耸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前,成员们神情肃穆地敬献花圈,洁白缎带在山风中轻拂,似在低语诉说对先烈的无尽追思。随后,大家齐唱《歌唱祖国》,激昂的歌声穿林越谷、回荡山间,既是对当年浴血奋战的红军将士致以穿越时空的礼赞,又化作新时代青年滚烫的家国告白,每一个跃动的音符里,都饱含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担当。
通过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们深切地体悟到革命胜利的千钧之重。先烈们以智慧破局、以坚韧逆行、以牺牲赴义的壮举,让红色精神从历史叙事中走出,成为可触可感的精神坐标。同时,成员们深刻地认识到青年一代唯有以史为镜校准方向,在赓续红色血脉中筑牢信仰之基,在躬身实践中锻造过硬本领,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洪流,方能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让青春之花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绚烂绽放。大家纷纷表示,将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把此次所得化为奋进之力,用专业所长赋能红色文化传播,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来源:多彩贵州网
一审:江 芹
二审:余 菲
叁审:阮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