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例会暨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
10月16日下午,我校在尚行楼B412会议室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例会暨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小虹出席并讲话,党委常委、副校长马红梅主持会议。会上,教务处对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的常规教学工作、教学研究改革、教材征订、教研室教学研讨等工作进行了全面汇报,对下一步期中教学检查、学业警示、开展教创赛、青教赛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等工作做出安排。实践教学中心汇报了本学年期初实践教学相关工作、实验室管理、产业学院建设、学科竞赛等相关工作情况。校级督导组通报了本期初听课巡课、各二级学院开展的教学活动等相关督导工作情况。肖小虹强调,要做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创新,一是锚定应用型定位。对标产业需求,差异化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把“产业学院+公司真实案例+项目式学习”设为必修模块,以项目制、小班化、真实场景重塑教学;二是把牢本科培养总纲。以本科方案为统领,模块化设计课程与能力映射,杜绝因人设课,做到因材施教;三是灵活开设基础课。英语、数学等依据专业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和学分,精准匹配学生起点,提升教学成效;四是强化质量核心。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申报硕士点、提升学校层级的底座,用高质量毕业成果倒逼全过程教学改革。马红梅围绕“夯实教学根基,培育优秀人才”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严抓教学管理与质量,通过常态化听课督导、规范教研室运行和持续改进机制,确保教学秩序和课堂高质量;二是强化学业质量监控,前置毕业质量管理,分析课程重修和论文不合格问题的根源,强化各环节的管理,降低延期毕业率;三是加强学生发展与升学指导,协同提升考研率和考取率。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教务处对2025级试点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做出了具体安排。此次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是学校贯彻落实《国务院对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各二级学院院长、分管副院长,教务处、实践教学中心、学生工作部、财务处等部门相关负责人,校级教学督导组组长,试点专业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教务处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并就相关问题作交流发言。图文来源:教务处一审:王少青二审:龚丽佳三审:赵 岩